屋面排水或屋面排水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将屋面的雨、雪水迅速排出,避免产生屋面积水的措施或系统。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排水分为无组织屋面排水和有组织屋面排水两类。
一.什么是无组织屋面排水?
无组织屋面排水亦称自由落水,意指屋面雨水自由地从檐口落至室外地面。此种排水方式适用于3层及3层以下或檐高≤10m的中、小型建筑物。无组织排水的挑檐尺寸不宜小于0.6m。
二.什么是有组织屋面排水?
有组织屋面排水是指通过经过设计的排水系统,将屋面积水有组织地排至地面。设计时将把屋面划分成若干排水区,使雨水有组织地排到檐沟中,经过落水口,再经通过设计的管道系统排到室外,最后排往地下排水管网系统。
有组织排水广泛应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高标准低层建筑、临街建筑及严寒地区的建筑也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
采用有组织屋面排水方式时,应使屋面流水线路短捷,檐沟或天沟流水通畅,雨水口的负荷适当且布置均匀。屋面水落管的数量,应按现行有关规定,通过水落管的排水量及每根水落管的汇水面积计算确定。对排水系统还有如下要求:
(1)每一屋面或天沟,不宜设置少于两个排水口。
(2)两个雨水口的间距,一般不宜大于下列数据:
有外檐天沟最大距离24m
无外檐天沟、内排水
最大距离15m
(3)雨水口中心距端部女儿墙内边不宜小于0.5m。
(4)屋面流水线路不宜过长,因而屋面宽度较小时可做成单坡排水;屋面宽度较大 时,例如12m以上宜采用双坡排水。
(5)水落口负荷按每个水落口排除150-200平方米屋面集水面积的雨水量进行估算。当屋面有高差时,如高处屋面的集水面积小于100
平方米,可将高处屋面的雨水直接排在低屋面
上。当为无组织排水时,低跨屋面受水冲刷的部位,应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上铺300-500mm宽的C20混凝土板材加强保护;当为有组织排水时,水落管下应加设水簸箕。如 高处屋面面积大于100时,高跨屋面则应自成排水系统。
(6)檐沟或天沟应有纵向坡度,使沟内雨水迅速排到水落口。纵坡的坡度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檐沟、天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用石灰如 渣等轻质材料垫置起坡。
(7)檐沟净宽不小于200mm,分水线处最小深度大于120mm。
(8)水落管的管径有75mm、100mm、125mm等几种,雨水管内径不得小于100mm, 管材有铸铁、水泥、塑料、陶瓷、PVC等。水落管安装时离墙面距离不宜小于20mm, 管身用管箍卡牢,管箍的竖向间距不宜大于1. 2m。
(三)有组织排水常用方案
有组织排水通常采用檐沟外排水、女儿墙外排水及内排水方案。
1.檐沟外排水
2.女儿墙外排水
3.内排水
4.其他排水方案
其中现在在大型屋面排水设计中应用较广的屋面
虹吸排水系统分属有组织排水中的内排水方式。
虹吸排水系统充分利用虹吸效应,通过准确的计算,能够以较高的排水效率进行排水,其排水效率较普通排水提升3倍以上。目前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屋面及对屋面排水有较高要求的的建筑排水上,如大型的厂方屋面、城市商业综合体、体育场、火车站、展览馆、机场等。